【专家解读】所有炫酷的供金风控模式都离不开客观业务流程
作者:时间:2020-04-13 00:00:00浏览量:2506次
4月11日,万联第11期在线课堂如期开展。百煤云总裁、万联供应链金融研究院顾问导师黄贵生本次课堂就“产互平台模式下的供应链金融设计”进行了更为深入的解析。通过解构供应链金融、产业端供应链金融设计、运营与转型、平台与供金总结四大板块的剖释,结合二十多年的实战经验,黄老师以案例引出实战经验,带来了庖丁解牛般的精彩解析。课程伊始,黄老师以一张金融服务市场矩阵图为引,对供应链金融结构进行了解读。他认为,供应链金融根在供应链,嵌入金融,服务供应链;要理解供应链金融,首先必须理解供应链,了解供应链管理的变化才能了解供应链金融的变化和趋势。黄老师建议学员们仔细研读国务院84号文(即《国务院办公厅关于积极推进供应链创新与应用的指导意见》),后续鼓励发展供应链、供应链金融的一系列政策都与该文件一脉相承。“你首先得是供应链玩家,才能做好供应链金融。”黄老师强调。供应链金融要智慧化,供应链必须 智慧化。同时他指出,供应链金融从本质上来说是金融,风险防范是重中之重——这也让供应链更健康更精密。那么,企业应如何对自己的供应链有深入认知?黄老师从供应链管理的概念和价值进行了讲解,他表示,企业应结合自身实际情况,绘制自己的产业供应链地图,厘清供应链环节、成本等关键要素。黄老师认为,目前供应链面临一些问题,从大环境来看,供应链上大中小企业都有,分工细化,角色多元,链条变长,而且不同供应链之间相互影响,不确定性更高经济进入L型,需求萎靡;各行业利润极薄,产能过剩,供给侧改革“三去一减一补”,以煤炭行业为例,黄老师对大环境对企业造成的影响做了细致解说。2020年新冠疫情的爆发无疑是一次中国乃至全球企业面临的供应链大考,黄老师认为,疫情之前,供应链与供应链金融被高高举起;疫情来临及过后,供应链金融会被抬到更重要的高度!从政策上来看,疫情发生后,国家接连开出的“药方”多次提倡重视产业链、发展供应链金融,同时强调产业互联网概念,倡导数字化方向——“政策的支持让今年的供金发展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快,数字化等科技和趋势也让供金能更好地进行风险防范。”黄老师如是说。在带领学员对供应链金融进行解构后,黄老师对产业供应链平台、核心企业模式进行了剖析,他表示,目前供金的趋势是互相融合,主导发起+协同配合,也就是一方主导、多方协同。如产业原型设计步骤,企业需与资金方、客户、物流机构、科技公司协同开发,靠单打独斗很难进行。供应链金融就是将核心企业的强信用在“特定的场景”通过供应链金融产品和服务“借”给弱信用的上下游中小企业。黄老师认为,相对核心企业模式而言,平台模式下的供应链金融产品和服务设计难度虽然更大,但意义也会更大。接下来,黄老师分别从制造业产业互联网平台的供应链金融产品设计和大宗商品流通产业平台的供应链金融产品设计两大方面出发,拆解了供应链金融设计的8大步骤:确定场景、构建闭环、交易结构、操作流程、产品定型、风险管控、对接资方、落地操作。抽丝剥茧、逐步深入,实属“教科书式”的解析!在不同的步骤中,黄老师适时融入其接手或了解的实战案例,让学员在对供应链金融设计有更为直观的感悟的同时,收获更多经验和建议。例如在交易结构步骤,黄老师列举了建行的银贸联动案例;在操作流程步骤则列举了建行关于仓储区块链模式案例。在风控管控步骤部分,黄老师强调,产品设计就是第一道风控,风险管理是360度和时时刻刻所做的,一切出发点都是防风险。同时他表示,风险管理也是踩坑、摔跤练出来的,风险敏感就是跑得快——细节决定成败。在对接资方步骤中,他鼓励企业要多找资金方,仅联系3~5家是不够的,要找到最佳匹配的资金方——适合的就是最好的,同时,组合应用也是方法之一。在大宗商品流通产业平台的供应链金融产品设计上,黄老师以煤炭行业为例展开讲解。他表示,商品是一切风险的起点,不同商品的供应链不同,风控不同,很难存在多品类集成服务的流通服务平台;同时,在多复杂参与主体的情况下设计场景,产业链相关参与主体缺一不可。此次疫情也为大宗商品流通产业的供金设计带来启示,黄老师认为,在不同的经济周期,不同的产业波段,应选择不同的切入点,大宗风控首先是波段选择;此外,所有炫酷的风控模式都离不开最基本的客观业务流程,如市场上部分金融科技公司所打造的风控模型无法切合企业的业务路程,从实践来看成效不大。那么,在供应链金融设计上,企业如何突破?黄老师表示,成功最大的挑战不是产品设计而是运营和转型,如何能够转型成功才是关键。他的建议是:从0启动,围绕“跑通原型”这个中心,从种子客户、种子团队、种子资金、外部运营磨合、解决方案式营销、迭代管理、内部运营磨合等多方面积蓄力量。“没有不踩坑的企业,踩了坑还能活下来就可以。”黄老师再次强调。投身产业互联网、发展供金是大势所趋,道阻且长,应该积极应对,在小当量的摔跤、踩坑、焦虑中成长。
本文来源万联网,如涉及侵权,请第一时间联系小编删除,谢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