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供应链金融业务常见的6大风险

作者:时间:2020-07-06 00:00:00浏览量:2507次

供应链金融是基于整个产业供应链开展的综合性金融服务,这就必然决定了它的风险来源的多样性。要想有效地防范风险,就必须对产业供应链上可能出现的各个风险有比较清晰的认识。常见的供应链金融风险主要有以下6个方面:

 

1.核心企业信用风险

 

在供应链金融中,核心企业掌握了供应链的核心价值,担当了整合供应链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的关键角色。

 

商业银行正是基于核心企业的综合实力、信用增级及其对供应链的整体管理程度,而对上下游中小企业开展授信(授信是指:商业银行向非金融机构客户直接提供的资金,或者对客户在有关经济活动中可能产生的赔偿、支付责任做出的保证)业务。


因此,核心企业经营状况和发展前景决定了上下游企业的生存状况和交易质量。


一旦核心企业信用出现问题,必然会随着供应链条扩散到上下游企业,影响到供应链金融的整体安全。

 

一方面,核心企业能否承担起对整个供应链金融的担保作用是一个问题,核心企业可能因信用捆绑累积的或有负债超过其承受极限使供应链合作伙伴之间出现整体兑付危机。


另一方面,当核心企业在行业中的地位发生重大不利变化时,核心企业可能变相隐瞒交易各方的经营信息。甚至出现有计划的串谋融资,利用其强势地位要求并组织上下游合作方向商业银行取得融资授信,再用于体外循环,致使银行面临巨大的恶意信贷(信贷是指:以偿还和付息为条件的价值运动形式,通常包括银行存款、贷款等信用活动,狭义上仅指银行贷款)风险。

 

2. 上下游企业信用风险

 

虽然供应链金融通过引用多重信用支持技术降低了银企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和信贷风险,通过设计机理弱化了上下游中小企业自身的信用风险。

 

但作为直接承贷主体的中小企业,其公司治理结构不健全、制度不完善、技术力量薄弱、资产规模小、人员更替频繁、生产经营不稳定、抗风险能力弱等问题仍然存在,特别是中小企业经营行为不规范、经营透明度差、财务报表缺乏可信度、守信约束力不强等现实问题仍然难以解决。

 

与此同时,在供应链背景下,中小企业的信用风险已发生根本改变,其不仅受自身风险因素的影响,而且还受供应链整体运营绩效、上下游企业合作状况、业务交易情况等各种因素的综合影响,任何一种因素都有可能导致企业出现信用风险。

 

3. 贸易背景真实性风险

 

自偿性是供应链金融最显著的特点,而自偿的根本依据就是贸易背后真实的交易。

 

在供应链融资中,商业银行是以实体经济中供应链上交易方的真实交易关系为基础,利用交易过程中产生的应收账款、预付账款、存货为质押/抵押,为供应链上下游企业提供融资服务。

 

在融资过程中,真实交易背后的存货、应收账款、核心企业补足担保等是授信融资实现自偿(自偿性放款指由借入资金的收益来清偿贷款的一种放款)的根本保证。

 

一旦交易背景的真实性不存在,出现伪造贸易合同、或融资对应的应收账款的存在性/合法性出现问题、或质押物权属/质量有瑕疵、或买卖双方虚构交易恶意套取银行资金等情况出现,银行在没有真实贸易背景的情况下盲目给予借款人授信,就将面临巨大的风险。

 

4. 业务操作风险

 

操作风险是当前业界普遍认同的供应链金融业务中最需要防范的风险之一。

 

供应链金融通过自偿性的交易结构设计以及对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的有效控制,通过专业化的操作环节流程安排以及独立的第三方监管引入等方式,构筑了独立于企业信用风险的第一还款来源。

 

但这无疑对操作环节的严密性和规范性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并造成了信用风险向操作风险的位移。因为操作制度的完善性、操作环节的严密性和操作要求的执行力度将直接关系到第一还款来源的效力,进而决定信用风险能否被有效屏蔽。

 

5. 物流监管方风险

 

在供应链金融模式下,为发挥监管方在物流方面的规模优势和专业优势,降低质押贷款成本,银行将质物监管外包给物流企业,由其代为实施对货权的监督。

 

但此项业务外包后,银行可能会减少对质押物所有权信息、质量信息、交易信息动态了解的激励,并由此引入了物流监管方的风险。

 

由于信息不对称,物流监管方会出于自身利益追逐而做出损害银行利益的行为,或者由于自身经营不当、不尽责等致使银行质物损失。

 

如个别企业串通物流仓储公司有关人员出具无实物的仓单或入库凭证向银行骗贷,或者伪造出入库登记单,在未经银行同意情况下,擅自提取处置质物,或者无法严格按照操作规则要求尽职履行监管职责导致货物质量不符或货值缺失。

 

6. 抵质押资产风险

 

抵质押资产作为供应链金融业务中对应贷款的第一还款源,其资产状况直接影响到银行信贷回收的成本和企业的偿还意愿。

 

一方面,抵质押资产是受信人如出现违约时银行弥补损失的重要保证。另一方面,抵质押资产的价值也影响着受信人的还款意愿,当抵质押资产的价值低于其信贷敞口时,受信人的违约动机将增大。

 

供应链金融模式下的抵质押资产主要分为两类:应收账款类和存货融资类。

 

应收账款类的风险主要在于应收账款交易对手信用状况、应收账款的账龄、应收账款退款的可能性等。

 

存货类融资的主要风险在于质物是否缺失、质物价格是否波动较大、质物质量是否容易变异以及质物是否易于变现等。


本文来源供应链金融学堂如涉及侵权,请第一时间联系小编删除,谢谢! 



关于一润
公司概况
企业文化
组织架构
招贤纳士
产品与服务
代采融资
质押融资
舱单质押融资
最新资讯
行业资讯
一润动态
联系我们

021-6888 2811

电子邮箱:SERVICE@YIRUNSCM.COM
联系地址:上海市浦东新区民生路118号滨江万科中心28楼

扫一扫关注微信公众号

Copyright © 2015 yirun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16025710  沪公网安备 31011502008968号